星期五, 九月 29, 2006

昨晚看1984竟然看着迷了.

winston昨晚看1984竟然看着迷了.

winston遇到了比他小15岁的julia,他正怀疑她是否是个间谍的时候,julia悄悄的给了个纸条,上面写着i love you.

后来,winston怀着负责的心情在想呢,这是真的假的,他按耐不住的时候,想在吃饭的时候和julia说话,可她旁边有别人,好不容易看到她一人的时候,又是一波三折的.

1984,在此前的描写太严肃了,都是些政治的内容,虽然很有预见性,可终归不太活泼了.在写到winston和julia的事情的时候,我觉得写的栩栩如生,把winston那种想见又不敢见,可不见又不甘心的心态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他第一次接近julia的场面也写的非常精彩,把环境的压抑/人性的舒张/戏剧的冲突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看winston接近julia就感觉好像是某电影的场面一样熟悉.

winston和julia已经在一个秘密的地方会面了,今晚就知道下文了.

星期四, 九月 28, 2006

达芬奇密码


从很久久知道这本英文书了,只是看报道听说这本书是关于什么符号/密码/宗教之类的内容,感觉可能太不好冬,所以一直没有下决心看.

后来,有了中文版以后,又听人说,这书太傻了,没什么"技术含量",就更不想看了.

知道拍成电影以后,就一直盼着,希望看看电影,非常被动的了解一下这本书到底好在哪儿?

不知道为何,今年两部电影做成dvdrip的时间拖得太久了,一部是mission impossible III和这部达芬奇密码.

上周五,如获至宝的下载完后,并没有很期待着看一部非常好的电影,可看完后让我觉得还是不错的一部电影.

不论电影技巧本身,就单凭内容,我觉得就很不错了.这是一个关于宗教的题材,是一个改怎么看待宗教的电影.宗教正是我感兴趣的内容,一直想试图理解宗教,可惜,一直没有很恰当的机缘.这部电影也只是一个小点,我感兴趣的内容还有很多没有了解.

我感觉并没有很多人说的那么差,唯一的遗憾是Tom Hanks在电影里实在不帅了,并且也没有想象中的哈佛教授的气质.到象是一个水管工.

星期二, 九月 26, 2006

今日书单


最近旧书店来了一批历史方面的书,抵挡不住诱惑,刚才又买了几本.

美国独立战争简史 刘祚昌著 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12月第1版
革命烈士诗抄 中国青年出版社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2月第2版 1978年10月第6次印刷
中国致公党 陈民编 文史治疗出版社1981年2月第1版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史料辑录 湖北省图书馆辑 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年版
辛亥革命诗歌选集 广东省文史资料馆等编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第1版
民间文学基本知识 张紫晨 上海文艺1979年7月第1版

快到国庆放假了,真应该在这假期里看完其中一本书了.

星期一, 九月 25, 2006

一个贪官倒下了,千万个贪官站起来了!

今天中午,新华网报道陈良宇同志栽了.

怪不得头几天他要到政治局检讨呢,估计也感觉到大事不妙了.可惜,人都是到了无法挽回的时候才反思,不论反思是真是假.

今年的反腐,我一直以为还到不了陈要下台的地方,中间总会有利益博弈,没想到.

陈的倒台,却实让我吃惊,但希望不要是常见的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反腐,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铲除产生腐败的温床,否则,都是瞎扯,最后反腐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了.

星期五, 九月 22, 2006

为何我们不能产生一个法拉齐呢?


2006年9月15日,法拉齐在家乡佛罗伦萨去世,享年77岁.

她是以60~70年代采访要人和2001批评伊斯兰出名,她的特立独行和犀利的访谈让人难忘.他在中国非常有名,几乎每本新闻学的教科书上举例子的时候都会提到她,这点我到是觉得应该和她采访过邓大人有关系.

她几乎影响了中国新闻人几代人,可让我们汗颜的是,就算她影响了这么长时间,这么多人,可我们依旧没有产生一个向她这样的新闻人.

为何我们不能产生一个法拉齐呢?

我想试着分析一下我们的土壤的问题:自从传教士把近代报纸带入中国后,中国的报纸也是跌跌撞撞的向前走,经过几代人的经营,报纸也有了些成绩,产生了一些让人瞩目的新闻人,如张季鸾等,也曾经的到过国际上重要的新闻奖.

中国的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新闻事业也不例外.

1942年,延安的整风顺便也整了媒体.确立了党对新闻的绝对领导.如果之前的媒体还算是斗士的话,经过这个整风后,就彻底了阉割了这个斗士,变成了太监.

这次整风的影响有多重,这儿有一例子.周瑞金有篇文章回忆他在解放日报的时候,由此.里根就任总统,周顶着压力,把这条新闻放在了解放日报的头版头条,这是延安整风以来,党报第一次把国际新闻放在了头版头条.

1957年的新闻改革,实际上是这个被阉割的斗士的一次挣扎,结果是又一次被阉割,把仅剩的一些男性特征都去处了.

后来中国媒体的发展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了,曾经有些人想兴风作浪,总是会被我党无情的铁拳打翻在地.

中国的媒体是干什么的,毛说是党的喉舌,邓说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江说是党/政府/人民的喉舌.

而记者自己认为:
我是*的一条狗
爬在*的家门口
*让咬谁就咬谁,
让咬几口就几口.

知道以上,也就很容易理解我们为何产生不了法拉齐了.

星期四, 九月 21, 2006

中国最早的间谍


昨日淘到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间书>,顾名思意,这是一本谈间谍的书.确切的说应该是一本中国间谍史的书,当然,这与坊间流传的间谍故事不一样,没有美女,也没有暴力.作者全是从中国古代的经史子集里找的材料,然后演化成一本间谍史.

此书的作者是清朝的朱逢甲,他在咸丰五年冬写成此书,手稿被曾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的朱启钤从于成龙的后代于钟岳处购得,一直珍藏在家,后来在日伪时期,此书发表在<中和杂志>上,我购的这个版本就是在<中和杂志>的基础上的一个排印本.

看到此书后,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谁是中国最早的间谍",本书第一句话就是:"用间始于夏之少康,使女艾间浇".

原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间谍是夏朝少康时候的女艾,他被派到浇国去,后来夏灭了浇国.

此事见<左传.哀元年>.

星期三, 九月 20, 2006

杨澜怎么也这么不严谨了?

在主持人里我还是比较喜欢杨澜的,所以昨天在<广角镜>里看到一篇<杨澜访谈录>就很迫不及待了读了起来.

这次,她采访的是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虽然访谈内容到没什么吸引人的,但是,杨澜在这期的访谈却给我留下了比较不爽的印象.

在访谈中,杨澜一会儿称彭定康为牛津大学校长,一会儿又称校监,后来又是牛津大学名誉校长,短短的一个访谈,彭定康竟然有了3个头衔.

是不是牛津大学校长/校监/牛津大学名誉校长是一个职位,或者是彭一人兼任3个职位?

现在国内的记者的报道不严谨,不真实/不客观的情况也太多了,他们写报道最擅长的开场白就是:"近日...",他说的近日有的都是半年前的事情了,甚至是1年前的事情.(我亲眼看到过上海的一个频道就把1年前的事情说成近日).

杨澜,做为一个我一直喜欢的主持人,看到她也这样,实在是很伤心啊.

星期一, 九月 18, 2006

是愚民的结果抑或是文明的冲突

周六看了United 93,这是美国Universal Studio出品的一部纪实风格的电影,在911五周年之际看,确实让我重新思考了恐怖事件的发生.

就象我坚决向往民主一样,那些恐怖份子也是有着坚定的信仰的,并且也有为了信仰献身的勇气的.

我不理解的是,他们为何会有这样坚定的信仰,是愚民的结果抑或是文明的冲突.

很多独裁政府为了愚民,只给他们灌输独裁者想要的东西,比如某人的夫人号召大家作人体炸弹,自己却领着儿女在巴黎的别墅里享受天伦之乐,当然住的别墅也是用别人的捐款买的.我相信有些恐怖份子就是这样被培养出来的.

但是,如果仅仅这样的话,也很难解释恐怖分子越反越恐的现状,也许亨廷顿说的有道理,造成这样的结果的可能深层次上是文明冲突的结果,我们更应该着力点在加强文明的对话和沟通上.

看完这个电影,除了让我恐怖外,还真的没有搞清楚这些恐怖分子为何这么疯狂,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了,都应该反思一下,特别是我们这些自以为自己是文明人的人们.

星期五, 九月 15, 2006

网络追逐流氓老外大行动的美妙结局

老外承认这是个行为艺术,是测试中国网民对这事情的反映.但让我感到更可笑的是张兄,竟然也掉转枪头,声明自己也是做中国人自卑心里的研究.

呵呵,可怜那些愤青,自己的爱国激情还没有释放玩呢,先被老外的行为艺术搞了一把,又被张兄涮了一回.

我不怀疑那些愤青的爱国情结,但是某些人的表演实在让人恶心.

星期四, 九月 14, 2006

中国人的本色


刚看到孔庆东的博客上推荐这本书,看了看简介,觉得值得一读,特别是现在愤青当道的社会.

现在的国人心里脆弱的一塌糊涂,稍微的一点批评都可以让某些人暴跳如雷/火冒三丈,不称你为汉奸,不搞个什么网络追杀令好像不解恨.比如维拉潘就批评了一些球迷的不文明的表现,竟然被球迷围在宾馆里,不道歉不罢休.

又比如孟广美(本来我是不知道她的),有人竟会做了孟广美的辱华视频,佩服佩服,有些人的爱国都爱出神经病了.

<中国人的本色>,是美国外交官写的一本对国人认识的一本书,褒贬都有.估计一些小愤青还是很难接受他对国人的缺点的批评.

如果便宜的话,我倒是可能会买一本.

星期三, 九月 13, 2006

大容量的网上存储空间终于有了

最早的时候,用雅虎的公文包感觉很不错, 可惜就是速度慢.容量小,但已经给我了很大的方便了.在后来喜欢把东西存在gmail里,2g够用了.

后来,网易有了网盘,但已经基本上没什么兴趣了.

aol兼并了xdrive,终于推出了5g的免费空间,虽然我不是很喜欢aol,但也不用白不用,就当多个备份的地方好了.

我最期待的是google和live要推出的免费空间,一直期待着...

星期二, 九月 12, 2006

晚年的陈独秀

上星期淘到了一本<晚期陈独秀及其文章>的书,出版于上世纪80年代.

晚年的陈独秀并不像很多书里描写的那样穷困潦倒,由于他的名望,他的人脉,他晚年住在江津的时候,也是得到了很多同学.北大同学会及一些仰慕他的人的照顾,应该说生活过的还不错.他曾有一笔稿费2万元,一直到去世他都没有动,也可见他的生活并没有潦倒到街上卖米的地步.

看这本书,给我的最大的感触是人要坚持自己的信仰.

晚年的他曾经和共产党联系,也想到延安去,但由于共产党提出的让他认错的条件,最终没有谈成.他说过(大意):现在世道纷扰,谁对谁错现在还说不准.

如果他没有了自己的信仰,屈附延安的话,晚年的他真的就没有价值了.

作为共产党一大到五大的总书记,我想他对共产主义的向往不低于那些打着共产主义旗号贩自己私货的人,晚年的他恪守自己的准则,直到去世.

如果他像某些人的话,见风使舵,以他的影响在当时的国民政府谋个一官半职的还是比较容易的,可他宁愿固守自己的清贫,当然,这种清贫也是和他以前的生活相比的是清贫的.

星期一, 九月 11, 2006

怎样才是恶搞

现在众说纷纭谈恶搞,主流媒体说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青少年成长环境,必须制止恶搞,特别是恶搞红色经典更要不得,而一些非主流媒体,如南都周刊就登载连岳的文章,对此提出了质疑.

看到这纷扰的争论,我确实懵,不知道如何措手足了.

但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究竟什么是恶搞,好像大家谈恶搞,都谈的是自己心中的恶搞,究竟什么是恶搞好像并没有人关心了.

星期五, 九月 08, 2006

facecrime和腹诽


两种文化真是奇妙,竟然有时候不同的语言符号可以有异曲同工之妙.

昨晚看"1984",里面有个词facecrime,我看了感觉就是汉语中的腹诽,太好玩了. facecrime就是当宣布胜利的消息时,你脸上确有不相信的表情,那你就犯了facecrime罪了.呵呵,腹诽呢,你嘴上不说,但你肚子里肯定想了.

独裁者,面对群氓的时候,不仅要你不说,还要你表现的心悦诚服的样子,独裁者的心虚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越看"1984",越觉得奥维尔伟大,可惜里面有些单词让我费时不少.

喜欢里面的几句话:The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Freedom is salvery.

星期四, 九月 07, 2006

"哎,这个酷暑里的故事,却让人心生寒意"

因为觉得父亲太窝囊,一名16岁高中女生竟拿刀砍伤父亲,然后离家出走。昨天,还在医院治疗的父亲希望“女儿快点回家”。
  发脾气挨父亲巴掌
  “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亲生女儿会拿刀砍我,她怎么下得了手啊?”昨日上午,记者在市六院一病房里见了陈永国,他说,比起手臂上的伤痛,心里的痛苦更让他不是滋味。
  前日中午12点左右,女儿小佳(化名)的小灵通坏了,陈永国叫女儿拿去修。因为担心女儿上当,提醒女儿要守着修理摊,没想到女儿勃然大怒:“就因为你没钱,心痛花费,这么热的天还要让我晒太阳?”陈永国当众打了女儿一巴掌,小佳负气跑到了同学家。
  回家后菜刀砍伤父亲
  昨日下午4点左右,在家看电视的陈永国见女儿和同学回来了,也没搭理她。谁知,女儿突然将同学锁在大门外,从厨房拿了把菜刀冲了出来,一刀砍在陈永国背上。
  始料不及的陈永国赶紧伸手阻拦,女儿第二刀又砍到了他的右小臂上。鲜血顿时从手臂上流了出来,陈永国赶紧用手捏住伤口,小佳丝毫没有停手的意思,仍步步紧逼。陈永国只得逃到卧室里,将卧室反锁。
  “她嘴里不停地骂我。”陈永国说,女儿不停用菜刀砍卧室门,还边哭边喊“你为什么不出去找工作,活得这么窝囊,害得我也难过”。
  这时,和女儿一起回家的同学发现不对劲,急忙给小佳的表姐打电话,并及时通知了正在药材市场上班的小佳母亲。最后,才夺过小佳手中的菜刀,将陈永国送到市六院。
  据医生介绍,陈永国背部的刀伤长7厘米,右手臂刀伤长10厘米,肌腱、神经、血管被砍断。会不会留下后遗症,还需要观察。
  父亲希望女儿快回家
  陈永国告诉记者,自己做生意失败后,现在只能到处打工,每月最多挣800元—1000元。但从8月21日开始,他便找不到工作了。“没有工作,我也很着急。”陈永国称,却得不到女儿的理解。
  陈永国称,女儿从上高中起,就开始变的暴躁、爱攀比。说同学的衣服都是七八十元、一两百元一件的,她穿的就是二三十元一件的,太没有面子了。
  “现在,女儿能回来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陈永国说,女儿趁他们上医院的时候跑了,现在不知道去了哪里。

以上是转的,让我觉得难受的是中青报徐百柯的点评:

"哎,这个酷暑里的故事,却让人心生寒意"

星期三, 九月 06, 2006

终于不腹泻了

这两天真是深深的感觉到有个好身体是多么的好啊.

我也知道这次为何会发烧,希望自己长个记性,下次不要再这样生病了.

自己总是想的很多,做的很少,控制不住自己,总是不服这个不服那个,可这个现实的社会需要的是结果,没人会在意过程的.

就像今晚国足对阵新加坡一样,老是把自己放在很高的位置,可每每让人失望.

身体的康复就当是自己奋进的信号吧,时间不多了,真的千万不能再放松了.

星期二, 九月 05, 2006

小病初愈

好几年没有发烧了.上吐下泻,简直到了世界末日似的.

印象中,上次的发烧应该是在7~8年前,当时在回校的路上,身体发烧,极不舒服.很担心晚上一个人睡在寝室无人照顾,当时老邓就说,要不晚上我搬你寝室陪着你.

这句话,一直感动我到现在.

星期五, 九月 01, 2006

李景革,让我如何不爱你.


这两天<文汇报>在报道李景革到底是否被卢浮宫收藏的事情.事情简单,但争论的确是很搞笑.

这期间,他的作品《八骏图》受到了极力的推崇。作品经过激烈的讨论,严格审核,最终由卢浮宫收藏部专家们以举手表决的形式通过收藏此画的决议。   

  在收藏仪式上,卢浮宫收藏部主任克里斯托夫·莫宁握着李景革的手说:“这是历史性的镜头”。而李景革说,他的作品被收藏,不是因为自己画的画比很多中国大师级画家的更好,而是因为其他画家没有自己幸运。

这是某媒体的报道,言之凿凿,不容怀疑,但卢浮宫方面的答复是:该馆从不收藏1848后的作品,也不收东方的作品.也从来没有讨论过该作品的收藏问题,更没有举办过收藏仪式.

李大师的解释好苍白无力啊,我都懒得在这儿输入了.